512.无题·下-《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第(2/3)页
    「懂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面上过的去,是这意思吧?「
    他哭笑不得。
    心说这例子可够生动形象的。
    梁冰凝应了一声:
    「没错,找你的应该不止这一家广告植入吧?你可以去划分一下,就按照品牌知名度来划分。你会发现,越出名的企业,钱越多。
    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这是一种双向责任制。
    只不过广告商的责任很小,他们给钱,都是按照对方出具的付款途径来支付。
    这两百万,可以拆分成很多细小的鸡零狗碎,比如用在电影里的某些器材、设备之类的。通过这种方式来做,他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如果是额度特别大,大的离谱了,他们这只闭上的眼睛就必须要睁开,性质也就从这样变成了助纣为虐。所以,大企业一般不会把口子开的特别大。」
    她解释完,许鑫立刻举一反三:
    「那按照这意思来讲,反倒是利润都在小广告上面?「
    「也不全是………这其实就是看取舍了。还有一些,比如………你是不是也要考虑一下你的投资人手里的钱是从哪来的?
    如果是别人拿给他的,
    那么他投资你的电影里,是不是存在低买高报的情况?
    而他这么做的目的呢?
    每年为什么有那么多大规模资金流入到咱们的圈子里?那些拍出来却不能上映的电影,投资出来的目的又是什么?「
    一连串的问题问出来之后,她的语气停顿了一下。
    变得舒缓:
    「许鑫,有些事情不能细想的。你是导演,并且你出道就是在国内。可我混过港圈,我见过很多事情。你想想看,香江电影市场都萎缩成什么样了?
    去年他们本土一共生产了49部电影。
    这是香江电影产量第一次跌破50这个数字,总票房也只有可怜巴巴的不足2.4亿。可他们的产值却是接近45亿港币。平均下来每一部电影都是大制作……但这些大制作的钱在哪里?
    那么多血本无归的投资人竟然连个水花都看不到?你觉得这正常吗?」(注1)
    ......
    在梁冰凝用自己的经历,以及数据的佐证下,许鑫知道,对方说的都是真实的。
    而在这股真实的前提下,他想了想,说道:
    「行,那这事情我大概了解了……没别的事情了,麻烦冰冰姐了哈。」
    忽然,梁冰凝问道:
    「….….能告诉我,你要做什么吗?「
    许鑫那边顿时又没音儿了。
    大概有个五六秒的功夫,他充满笑意的声音响起:
    「如果我说,我忽然想亲手终结一个时代,你信么?「
    这笑声中充满了打趣的味道。
    就像是和朋友开玩笑说什么「诶,你知道么,其实我是世界首富」一样的语气。
    俏皮,胡侃。扯淡到不行。
    可梁冰凝却没丝毫玩笑的意思。
    只是不自觉的攥紧了电话。
    神色充满了紧张。
    不是恐惧,不是害怕,是真真正正的,发自本能的紧张。
    她张了张嘴,似乎要说什么。
    可隐约的又觉得有些荒唐。
    应该.……不至于想不到吧?
    应该……是玩笑话吧?
    应该是的!肯定是的。
    他……聪明着呢。
    怎么会不知道无论是谁做这种事情,最后都会落的一个想好死都难的下场?
    就像是当年揭露三鹿三聚氰胺奶粉的那个记者一样。
    他揭露了一个行业的内幕。
    然后呢?
    迎来的却并不是别人的赞美,而是满天满地的谩骂。
    想到了这,她的神情愈发紧张,可话就要出口的瞬间……在这个停顿的沉默之中,却又变成了一声喘息后的玩笑戏谑:
    「别闹,都多大的人啦。」
    她的语气近乎于宠溺。」
    就像是很希望哄着许鑫开心,让他忘却这些事情一般:
    「别的不提,三聚氰胺的事情忘记啦?那个记者揭露了三鹿奶粉的事情,别人怎么对待他的?
    有人扬言说你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要诋毁一家能生产「航天员指定牛奶」的优秀企业。
    更有人直接拿整个行业的发展来给其定罪,称他的行为坏了良心,称这件事会让咱们国家的乳业发展倒退10年。啧啧……「
    她不敢说的太重。
    生怕电话那边的人一百多斤的身子之中是二百斤的反骨。
    可又怕他无知无畏,不自量力的觉得自己可以成为那个英雄。
    英雄?别逗了。
    死了的人才叫英雄!
    活着的人,除了被抛弃,没有第二种下场。
    不信?
    不信你看看那位姓简的记者。
    三鹿倒了。他呢?
    退出了记者行业。
    「我只是一个记者,我只是做了一个身为记者该做的事!」
    这是他说的话。
    可这句英雄式的发言,却并没有让他得到英雄般的下场。
    说了,但好像又什么都没说。
    他从某种意义上拯救了30万名婴儿,更是让整个行业洗牌,虽然现在好多人都还在对国内的奶粉产生无法避免的阴影与惧怕。
    可那场风暴之后,晴朗的黎明总是会到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