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第三篇-《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第(1/3)页
    “怎么样,许,很棒吧?”
    乔迪走了过来,胳膊搭在了许鑫的肩膀上问道。
    同时还不忘补一句:
    “我现金没带那么多,但我会把这笔费用报进道具额外支出里,明天我把钱还你。”
    “……”
    许鑫嘴角一抽……
    实话,作为导演,他对这种“巧立名目”的事情挺敏感的。
    不过他理解乔迪的意思。
    也没打算推脱,而是借着这个机会问道:
    “会不会有麻烦?”
    “当然不会。你瞧~”
    他随手指了一下那边考特手里拿着的几个被塑料薄膜包裹住的小道具。
    看不清是什么,也不知道干嘛用的。
    “这些道具,总会有导演不满意需要更改的地方。我只需要多报一个五百美金的废品就可以了~经常干肯定不行,但偶尔一次没什么。”
    “……好吧。”
    许鑫不再多说什么,而是问道:
    “咱俩能参观一下不?”
    “参观?哈哈,许,你忘记我是干什么的了?这些道具、设计对剧组的其他人,尤其是……当然,我没冒犯的意思。但对于演员的个人团队来讲,肯定是保密的。但这些都是我们造的,有我在,不叫参观,叫回家。”
    说着,他向前走去,一边走,一边扭身,张开了双臂:
    “欢迎回家,许。”
    “……哈哈。”
    许鑫忍不住笑出了声。
    跟着他一起朝着里面走去。
    最先来到的就是这片如同钢铁废墟一般的区域。
    “咚咚咚……”
    他惊讶的挑起了眉毛:
    “真的是钢铁?”
    不自觉的,他抬头往上看了下。
    乔迪点点头:
    “没错,钢铁。”
    “这……你们是怎么做到的?这种钢铁立柱,是要一体浇灌才能保证不倾斜吧?这种结构的钢铁立柱,都可以拿来当承重了。这……你们怎么安装上去的?这要动地基吧?”
    “只有一层,我的朋友。”
    乔迪同样用手敲击着这根宽大敦实的钢筋立柱:
    “你看到了没?它只是一层,上面的都是PVC材料。我们先用钢铁搭建一个框架,上面的部位都是PVC材质的道具。两边重合之后,刷上一遍漆,表面就看不出来了。如果纯钢铁,那可是个大工程。但没必要……从这,到发射井那边,都是如此。这些结构其实并不算结实,所以拍摄的时候,我们需要用CG技术把演员放到很高的位置……”
    见许鑫对这些似乎真的很感兴趣,他也不厌其烦的开始介绍。
    “比如这里,这两边到开拍的时候都是绿幕……你猜猜看这是什么模型?是机甲!演员到时候会从这个门口走进去,这是通往机甲的电梯通道……”
    “许,过来看……这是用来模拟机甲物理撞击的微缩模型。哈,很逼真吧?”
    正说着,一阵发动机的声音响起。
    俩人扭头一看,一辆叉车插了个大箱子走了进来。
    乔迪看一眼就知道这里面装的是什么了,赶紧朝着一个方向指了过去。
    “许,我们走。”
    许鑫赶紧跟上。
    最后跟着他来到了一片……
    怎么说呢。
    看起来像是某种研究室,但却非常破旧,到处充满了铁锈、管线,和人们印象中那种一尘不染,窗明几净,锃光瓦亮的实验室丝毫不挨着的区域。
    箱子,在乔迪的指挥中,被放到了一个平台上面。
    “考特,伙计,你得帮我把它打开后吊装下来。”
    听到这话,拿钱办事的考特点点头:
    “没问题。现在就拆?”
    “拆吧。”
    于是,几个工人把这个木箱子全部拆除,露出了里面的本尊。
    一个……水族箱。
    水族箱一样的玩意里还漂浮着一个……巨大的,丑陋的怪物。
    “许,怎么样?它美么?”
    “……”
    许鑫心说哥们你但凡审美正常点,都不会问出这种不是人的话来。
    他无言的看着考特那帮人用叉车和绑带,把这怪物道具放到了底座上之后,等对方离开继续搬运东西,他才来到水缸前,凑近观察了一下后问道:
    “这是干嘛用的?”
    “怪物标本。导演需要一个怪物剖腹产诞下的畸形儿的标本。杰作,对吧?”
    “……”
    许鑫还是不搭理他。
    他实在开不了口夸这恶心巴拉的玩意。
    可还是问道:
    “这是什么材质的?”
    “鱼缸是树脂,里面的是水和荧光色素混合成了福尔马林溶液的质感。至于这个怪物是泡沫外面包裹了一层硅胶。相信我,硅胶的手感才是最棒的!”
    “……”
    不是,哥。
    你画风咋一下子变得奇怪了啊。
    他问道:
    “这玩意的造价……”
    “唔……不算设计成本,光是材料的话,至少在两千美金。”
    “……”
    ……
    扯东扯西中,考特那边,把一整车货物都给卸完了。
    合作的很愉快。
    而许鑫也在乔迪的口中了解了许许多多的关于这部《环太平洋》的幕后工作。
    按照乔迪的说法,他们的公司里,有超过110名工作人员加入到了这个剧组。而整个环太平洋里面,所有的道具、模型、设计等等,加在一起的费用,超过了两千五百万。当然了,这是他通过这些道具推测的。
    如果加上员工工资,设计费用,以及老板的盈利。
    光是道具这一项的费用,大约在三千到三千五百万不等。
    注意,这只是道具一项。
    乔迪不提,但许鑫自己清楚。
    施工方、场地、调度、以及剧组其他人员的吃喝拉撒也是要钱的。
    他按照天朝的标准大约的估算了一下。
    觉得……不算演员片酬的前提下,整个剧组的拍摄成本,应该在七千万到八千万美金之间。就是不知道这些配角是不是很有名气,如果是非常有名的话……那么再加个一两千万……总预算大约是在一个亿左右。
    一个亿的拍摄,八千万到一个亿的后期。
    还不算宣发。
    如果按照投资百分之50的宣发原则,那么……最终的投资可能在2.8到3个亿左右……
    而北美这边的投资与回报比来算,至少要9个亿,才能回本。
    全球票房9亿美元……
    想到这,许鑫的心脏没来由的有些突突。
    这压力……
    不小啊。
    虽然他不清楚吉尔莫·托罗……或者说这些在好莱坞里活跃的导演,在面对这种投资压力时,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可对于他这个外人而言,他扪心自问,如果说自己成为了一部投资十几个亿的电影导演,并且在开拍之前,他就知道……如果想让自己拍的电影不赔钱,那么自己必须要达到70个亿的票房……
    他心口就有些堵。
    不自觉的就在思考一件事……
    他们拍这种大投资的电影,真的赚钱么?
    虽然他也知道好莱坞向来都是大投资大回报……可作为从业者,他天然就有种直觉。如今这片看似欣欣向荣的好莱坞……有点太……繁花似锦了。
    繁花似锦到让他觉得有种不真实的既视感。
    说到底,这种“繁花似锦”本身,应该也是一种内卷吧?
    那么……
    陡然之间,许鑫心头冒出了一个想法:
    “我是不是可以认为,好莱坞模式,同样是一种巨大的危机?”
    这个想法刚刚诞生,就立刻被一股荒诞所取代。
    拜托。
    这可是好莱坞。
    巨大危机?
    怎么可能……
    可……万一可能呢?
    这不就跟军备竞赛一样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