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六章 三星堆(上)-《寻龙》


    第(1/3)页

    

    船行水上,两岸巫山**收不住,越是接近四川,自然地貌越是原始,连各类飞禽走兽也多了起来,有时还能从两岸的山峡中听到猿猴的啼叫声。

    刘晓峰就站在离杨乔和马小灵不远的地方,他手轻扶着船舷,口里低声念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青山多妩媚,只是沧海桑田,日用变化无常。”

    这是他的领悟,没有一成不变的风水,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

    风水一样,人,也一样。

    杨乔看着船外的雨丝出神,听到刘晓峰的话,他随口道:“江流石不转,江河千古,明月千古。”

    同样是看着这江水滔滔,杨乔的领悟却似乎隐隐比刘晓峰高了一层。

    刘晓峰看到的是“变化”,杨乔却看到变化背后的“不变”。

    风水之道玄之又玄,正像的易字,既有变化的意思,亦有不变的意思。

    一路无话,船至蜀地,杨乔他们上岸,又走了几日,途经过都江堰。

    都江堰是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水利工程,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靠近岷江,距离成都大约56公里。

    杨乔他们也是刻意从这里走,既是亲眼看一看当年古人留下的遗迹,也是寻找传说中的蜀龙龙脉。

    这种古代的水利工程,在建造时不可能没有考虑到风水问题。能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依然发挥着调节水力的作用,都江堰绝对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堪称奇迹。

    都江堰用的是无坝引水,顺势利导的方式。在鱼嘴分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和百丈堤、人字堤等建立附属工程,共同构成完整的水利枢纽。

    杨乔看到这些环环相扣,借助自然之力营造出来的结构,不由为之惊叹。

    “你们注意到没有,都江堰的设计和风水阵法很像,都是借助自然之力,因势利导,然后达成改天换地的效果。”

    刘晓雨在一旁插口道:“我听我爸说过,都江堰是整个蜀中龙脉的源头之一,他将岷江之水驯服成为人造福的工程,在其中,当时秦地的方士提供不少助力,这里的种种设计都与秦时流行的五德之术相合。”

    马小灵听了也暗暗点头。

    结合之前看到的三峡工程,便会发现二者的不同之处。都江堰是顺势利导,借自然之力成事。

    而华夏近代著名的三峡工程,乃是以力和科技,强行截断长江龙脉,令其改变流速于水道,堪称人类战胜自然的奇迹。

    这两者谁高谁低很难说得清楚,不过都江堰已经经历过历史的考验,几千年下来,直到今天仍可以灌溉良田66万多公倾,造福四十余县,三峡则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某种程度来说,古人虽然没有今天人类那么强大的科技力量,但借助自然,达成种种奇迹,也不得不令人钦佩。

    顾轻眉这时开口道:“听说都江堰还有一个巧妙的设计,在雨水多的时候,能将内部多余的水排入岷江,一但进入汛期,岷江水涨起来,在宝瓶口那里有一个机关设计,外部水压一大,就将‘瓶塞’给塞住,这样水就淹不进来了。”

    “好了,这边看过了,我们继续去看看别的地方,要观察许多地方才能判断出蜀地真正的龙脉在哪里。”杨乔开口打断大家的感想,一行人继续上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