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于是一众人就将题目抄了下来,想看看中小学的数学程度如何。 只是大部分人都是没怎么专门学过算术一科,殿前静悄悄的,两分钟后开始满头大汗. 数学,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装都装不了。 孙传时额头冒汗,虽然很想吐槽这是什么鬼数学题.但还是忍住了。 我大明科举不似宋廷,有明算、医举等旁科,只考进士一科。虽说天幕出现后,科目被迅速改正过来,但毕竟时日较短,加之提到算术的地方较少,现在一看.简直是两眼一抹黑,没有头绪。 朱元璋知道他们靠不住,于是望向刘基。 刘基微微一笑,显然是胸有成竹:“其实很简单。” 眼见这话有把众人都气笑了的迹象,又接着说道:“蓄水池8升,现有2升,也就是缺口是6升。每分钟进水0.4升,出水0.2升,也就是每分钟净进水0.2升。” “5个分钟就净进水1升,缺口是6升水,也就是30分钟后蓄水池会注满。” 刘基说完还是面带微笑若论算术一道,在场他自谦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诚意伯,请再讲一遍.”有人硬着头皮说了一句,刚才只顾着听了哪里想到会这么简单? 刘基也不恼火,又复述了一遍,有了文字版的解答,众人的脑子也慢慢转了过来。 “啊~原来如此。” 刘基也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听懂了,陛下让他整理的《算数十经》,各种‘折磨’人的题目多着呢,这才哪到哪啊,想到这内心又嘿嘿一笑,不知道他们将来面对雉兔同笼问题会有什么反应。 金陵城。 也有不少人将这道题抄了下来,想要去试试能不能解决。 不过大部分人连字都不认识,纵然听懂了别人的复述.没有经过特殊训练,脑子还真的不好转弯。 其中也有些人对此道比较敏感,能轻易得出答案。 不少做生意的也一头蒙,不过要是将蓄水池换成钱包、进水换成收益、出水换成成本,那做起来就飞快了 《没想到童年的数学题变成回旋镖飞回来了![狗头]》 《广州的,大家印象中南方不会缺水,但小时候家里还是有一个大概2立方米的储水箱,7、80年代广州还是经常停水停电的。说起水塔,越秀山上就有座倒锥形的,现在已经拆掉了。》 《我们农村21世纪才用上的自来水管,京城清朝就用上了》 《21世纪我们小学附近还有水井呢.读小学时还带走过学生》 《现在想想真的比以前有巨大的变化,爸妈那一代都是用井水。到我这一代07年前还经常停水停电,停水了哪家有井就去要,停电了我爸就让我去小卖铺买红蜡烛点不过简单有简单的好处,就是没那么多烦恼。》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