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早在先帝年间,孙神医离开京城归乡养老之时,就推辞了任何的爵位、金赏。 直到先帝将恩赏改为免孙神医之故乡华原之地三年税赋,孙思邈才谢过此圣恩,离京而去。 而今岁,孙神医仙逝,华原百姓便自发修了多处药王祠。 更将孙神医最后隐居之处的山改称为“药王山”。 说来,按照律法,民间是不能轻易修祠的。 律法明定:“妄自遣人立生祠或德政碑者,要按照‘诸在官长吏实无政迹辄立碑者,徒(流放)一年’来受处。”[1] 这条律法,禁止的是有些官员‘沽名钓誉’,明明实在政绩没有多少,为了官名倒是反过来勒掯百姓出银钱给他修生祠。 有这样的一条流放律法,民间碑祠其实颇为难得。 可孙思邈的祠堂,自是民心浩荡,毫无异议。 除了百姓自发修建的几处祠堂外,圣神皇帝点了随晋阳公主去华原的亲卫,也持帝王手令至当地衙署,以朝廷之名为孙神医立祠。 而孙神医最后曾留有遗言:他毕生所有的医书、无论是自己撰写的,还是多年收藏,全都捐给上阳宫医学院。 姜握已经在医学院选了几间单独的房舍,来做医学著作陈列室。 * 离开医学院大堂往外走的时候,姜握在庭院中停了下来。 她看着满院的草木。 她认识的药草并不多。 但这院中正有她认得的,还是孙神医当年教给她的—— 独活草。 此药草很与众不同,其余的草木都是随风而动,偏生这独活草反着。 孙神医曾指着这种药草对她道:“独活草与旁的草药都不同,无风自动,故亦名独摇草。”* 那日的独活与今日一般,草叶婆娑,无风自动。在一众寂然的草药中,显得不同而孤独。 姜握伸出手,折了一枝夏日独活草开出来的花。 * 走出医学院的正门,姜握就见门口停着马车,有御前的千骑卫在马车旁候着:“陛下在蓬莱宫等大司徒。” 姜握原想在上阳宫走一走,但见此,就知皇帝应当是担心她,于是也就上了马车,一径从上阳宫来到蓬莱宫。 而手里攀折的一支独活花,自然也就带了进去。 直到被皇帝接了过去。 方才一路行来,天已然变色,姜握就望着窗外道:“外面好闷,应当又要下雨了。” 窗前的榻上,早在她来之前,已经撤掉了炕桌。 皇帝温声道:“睡一觉吧。” 不必问,皇帝看她神色就知,昨夜只怕是一夜几乎未眠。 姜握顺从帝意,也确实是累了,于是解冠而卧。 她闭上眼睛后,因疲倦与伤感很快睡着了。 倒是圣神皇帝坐在一侧,见她解去发冠后鬓边新生的一缕银白之色,寂然默坐良久。 半晌,才伸手轻轻抚了抚这一缕发丝,后起身离去。 * 姜握醒过来的时候,外面已经是黄昏,且已然下起了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