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帝见左青-《遗龙记》
            
            
            
                
    第(2/3)页
    许光与左青说明了东方俊还在休息的事后,便蹑手蹑脚的想着慈宁宫寝室走了回去,左青则束手安静的站在一旁,这一站,便是三个时辰。
    日头西下,春日里的和煦阳光终于收拢了温暖的,夜幕降临,慈宁宫外,跪满一地的贵人们,虽一个个已劳累不堪,但并无人离去,更无人站起活动一番。
    只因人群最前的华皇后,仍旧脊梁笔直的跪着。
    “陛下有旨,还请皇后娘娘带诸位贵人各自回宫,无需在慈宁宫外多做等待,朕之怒火与诸位无关,且去吧。”
    躬身走出慈宁宫的许光,尖细的嗓音下,终于传达了今日的唯一一条皇帝指令。
    许光传完了旨,快步上前双手扶起了华皇后,又在华皇后身前低头小声说了几句,华皇后脸上一直淡无表情,知道许光说完这些“体己话”,华皇后向着许光点了点头,也未搭理身后这仍旧跪了一地的各宫贵人,回转身形,径直向着后宫辕门走去。伺候皇后的太监、宫女们零零散散站起身来,不敢捶打酸痛的膝盖、双腿,整齐划一的快步跟上了已走开的华皇后。
    许光对余下的一众贵人们,却没有了再多的表示,转身回了慈宁宫,左青仍旧站在远处,不曾动过分毫。许光小步走到左青身前,说道:“殿下,陛下着您进里说话。”
    许光一脸的温煦神色,分明就是一位上了年纪的慈爱老人,宠溺的看着自己很是长志气的子孙后代。许光并未多余话语,左青也是一脸温和的看了许光一点,点了点头,挪动有些微酸的双腿,向着慈宁宫里间的寝室走去。
    东凌帝国当朝皇帝陛下东方俊,剩于高祖皇帝十三年,二十岁上,得封郡王爵位,第二年大婚之后,高祖皇帝一旨落下,擢升为炎亲王的东方俊偕同家眷,去了帝国至西的冀州,在北缺王国其间冀州王府邸的基础上兴建新的亲王府。
    冀州驻军团总东方俊,遥领冀州官民,将冀州这块打造的铁通一块,高祖皇帝倒也乐见其成,毕竟他的基业原本就是儿子们的基业。
    高祖皇帝五十一年上,七十九岁的东方弋病逝宫中,举国哀悼。紧跟着登基为帝的东方无庭,偏信书生之言,以“国无前例”为由,不许在外封藩的诸位王侯回京拜谒高祖皇帝。
    东方无庭的打算自有他的考虑,东凌帝国以武立国,高祖年间,离京外人的皇子龙孙也都是在有武功在身的,武者犯禁、功者违令。
    东方无庭到底根基未稳,确实不敢放任帝国四方王侯肆意进宫。但生老病死人生常态,血浓于水人情冷暖。
    亲生父亲的去世,在如何也该给为人为孙的看上一眼、祭拜一番。只是无庭帝登基后第一条圣旨便是这般,满朝红紫公卿也是莫敢多言。
    到时已赋闲在家的泰渊老先生,在高祖皇帝大丧第二天,双手高举高祖皇帝亲笔所话的钦赐卷轴,一路到了重楼门外。
    早就探听到消息的两名书生,随便找了个理由讲东方无庭搪塞了过去,匆匆忙忙赶到重楼门外,阻挡已怒火中烧的泰渊先生。
    作为读书人出身的两位陛下跟前红人,二书生是断然不敢对泰渊先生上手的,只是以满口的“礼仪道德”,妄图劝阻要进宫面圣的泰渊先生。
    一生不曾与人动手的文学泰斗、帝国柱石、天下文人学子心中最是崇高的泰渊先生,在重楼门前,在一众等候在重楼门外的红紫贵人眼前,在特加了两队禁军卫队的禁军大队面前,当街痛打二书生。
    禁军大队前后拥簇着泰渊先生,一路入了泰和殿。生性懦弱却多疑的东方无庭,对老师的造访虽早有准备,但真的发生在眼前的时候,还是有些慌了手脚。
    泰渊先生从皇宫离开后,东方无庭终于再次下旨,特请外任诸位王侯,回京祭拜先皇。然而,远在冀州的炎亲王以“西庆今在琨山列兵、蠢蠢欲动,俊不敢肆意妄动。”为由,回绝了无庭皇帝的旨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