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衙门开印之后,温子甫忙得脚不沾地。 他依旧负责安顿考生。 朝廷不止照顾入京学子们的吃喝住,地方衙门也承担考生出行的费用。 穷困的学子没有了后顾之忧,今年恩科,赴考的学生格外多。 添上衙门里本身的事务,温子甫甚至有几天没有回燕子胡同歇觉,更是顾不上温辞的备考。 春试时,曹氏送温辞到了贡院外。 平日里口齿伶俐,这会儿曹氏却是词穷。 温辞笑着道:“您别光看我了,左右看看吧。” 曹氏闻言,下意识地左右看了看,然后,在人群中看到了赵子昀的身影。 赵子昀确实太好认了。 京城第一俊,往那儿一站,熠熠生辉。 赵子昀也看到了温辞与曹氏,过来问候。 待目送两人入场,曹氏就揪着心等待起来,等到他们考完,又等到朝廷放杏榜。 杏榜被里三层外三层围着,曹氏挤不进去,只能等温冯来禀。 温冯挤了个满头大汗,乐呵呵回到轿子前。 曹氏急道:“怎么样?” 温冯猛一阵点头,激动极了:“中了,都中了!” 一个“都”字,让曹氏欢喜得眼眶都红了:“快快快,快回燕子胡同,我得与老夫人报喜。” 曹氏风风火火进了后院。 厢房的窗户开着,温慧的脑袋探了出来。 “傻乎乎的,命真好!”曹氏笑话她。 温慧弯着眼直笑。 杏榜还不是终点,得再入金銮殿参加殿试。 曹氏本以为心安了一半了,等温辞赴考,她还是颇为紧张。 殿试决定着名次,也不乏翻身之人。 比如帧哥儿,春试时虽上榜,名次却不理想,靠着殿试,名列前茅。 有人名次上去了,当然也会有前头的掉下来。 曹氏盼着温辞能得个好名次,更盼着赵子昀能得个头甲。 慧姐儿把花苗养得那么好,这几天花骨朵越来越精神了,只等着到了时候就绽放。 皇榜放榜那日,曹氏双手合十,念了好一阵的阿弥陀佛。 赵子昀头甲探花郎,温辞二甲十一。 曹氏又哭又笑,好久都缓不过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