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美霞等他们一走,就让李大禾去县城,在邮局,将那些东西,通过邮寄的方式,寄到首都。 李金凤和陆建国的第一站,就是县城。 赵明诚的父母,住在这儿。 在赵家,李金凤和陆建国两个住了一晚,吃了赵明诚母亲做的手擀面,还有芥菜馅儿饺子。 临走前,李金凤让两个老人家去首都养老。 第二站是隔壁的农山县。 张水莲和刘大壮两个,如今都做爷爷和奶奶了。 张水莲五十多岁的人了,在院子里,跟在孙子后面,跑的气喘吁吁,一边跑,一边叫嚷着孙子的名字,“铁头,铁头……” 李金凤还记得张水莲当年生孩子时候的样子,二十多岁,一晃三十年过去了。 时间,还是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脊背弯了,头上也有银丝了。 李金凤站在张家的院门口,看着张水莲抓住孙子铁头,大掌重重拿,轻轻放,小孩儿被打了,不但没哭,反而笑了起来。 “水莲姐,你这样打,太轻了,得重重的!”李金凤笑着说着。 张水莲听到熟悉的声音,一转身见到多年不见的人,一个惊讶,直接将手上抓着的人,给放了。 她看着李金凤推开院门,走了进来。 张水莲激动的迎了上去,“金凤,建国,你们两个咋来了呀!” 张水莲都快记不清,多少年没见过李金凤了。 李金凤的老家,本来就不在这个县城。 加上张潮生,李金凤的舅舅,这些年,也不在这儿了。 唯一的联系,也算是断了。 “过来看看你们!” 陆建国手上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都是在县城买的,再就是李金凤从空间里拿出来的一些。 “你……”张水莲说着就哭起来了,“你这太突然了。” 李金凤拿了手帕,给她擦眼泪。 “多大的人了,还哭!” 旁边,张水莲的孙子铁头,见奶奶哭了,干嚎一声,“爷爷,奶奶哭了,快来!” 这一声吼,正在屋里做饭的刘大壮,拿着锅铲就出来了。 一见李金凤和陆建国两个,也是惊讶的不行。 “金凤还有建国,你们怎么来了?” 李金凤很自然的说:“我们过来看看老朋友!” 说着,她从陆建国手上,拿了要给刘大壮家的东西。 “这是我和建国的一点心意。” 张水莲这会儿擦干了眼泪,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太情绪化了。 不过李金凤给的东西,她却不肯接。 直到李金凤将东西放在了地上,张水莲才不好意思的去拿。 她将人迎了进去。 刘大壮则去厨房做饭。 因着还有张对象和孙老根家没去送东西,李金凤就和陆建国先去。 走完两家亲戚,刘大壮的午饭也做好了。 多年不见,李金凤和张水莲两个,叙了好久的旧。 她孙子铁头,也很乖,又是给李金凤倒汽水,又是乖乖喊李金凤奶奶,小奶音都要将人萌化了。 李金凤这才知道,为什么张水莲打人的时候,重重拿,轻轻放了。 这么可人的小孙孙,谁舍得啊! 照例是在张水莲家住了一晚,张队长那儿,李金凤和陆建国也留着吃了两顿饭。 孙老根家里,这些年,也有了挺大的变化。 孙老根的孙子,去城里做生意了,家里如今洗衣机,电冰箱,样样俱全。 知道他们过得好,李金凤也就放心了。 待了两三天,第三站是市里王秀英和郝爱民那儿。 王秀英现在也退休了,和张水莲一样,在家带带孙子,出去逛逛街,还是那么喜欢买衣服,做衣服。 李金凤的服装店,去年六月,在省城开分店之后,王秀英隔一个月就去一次。 李金凤给她寄,她还嫌等太久,非要自己去买。 五十多,快六十的人了,打扮起来,看来其就是四十多岁的。 郝爱民依旧将她当成掌心宝,洗衣做饭,样样不在话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