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缩影(上)-《二战之我的澳洲天际线》
第(2/3)页
齐尔曼永远无法忘却那个场面。上万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士兵被英国司令驱使着冲上那块还没完全瓦解土耳其人攻击力的海滩,遭到了土耳其人的顽强抵抗,澳新军团死伤惨重。
正驾驶着一家轻型飞机,就是只装备一挺机枪甚至没有机枪的破烂飞机在观测阵地的齐尔曼很想冲下去帮忙一下陆军的兄弟,但是土耳其人的手摇机砰砰炮让他打消了念头,晃了晃翅膀,飞离了战区,带着护目镜的眼睛有些朦胧起来。
事后虽然受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处分,但是也被英国人禁止再次升空,他被打发到了后勤处做一个厨子,一直到德国签署投降书的那一天,他终于可以脱下那身厨子的装扮了。
他出生在昆士兰,从小也生活在昆士兰,毕业后也在昆士兰,他对那个遥远的母国其实是没什么感觉的,但他从小就被教育要忠于国王,忠于政府,好吧,牧师也是这么说的(近代西方的免费初级教育大部分是由教堂的牧师来完成的,牧师就是老师),只不过是在歌咏上帝之后再加上去的。
其实不光是他,大部分RAAF的官兵都对英国军方的做法非常不满,虽然被让去做炮灰的是澳大利亚陆军,但是他们如果不会开飞机,就凭征兵广告上的那句话,“为国家奉献一切”,是不是他们也要做一次炮灰?
澳大利亚陆军司令部在战后称这是中了所谓狡猾的土耳其人的阴谋,齐尔曼不禁大感失望,具体是什么情况陆军的人不知道,他一个有翅膀的在天上飞的能不知道吗?
回国并退役后,他拒绝了澳洲航空的再次聘请,打算回家种田,没开玩笑,昆士兰的男人没一块超大的农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昆士兰人。
他都计划好了,回家经营几年农场,有点小钱后在黄金海岸买了小房子,再买架小飞机,天天开飞机去农场工作,岂不美哉,让那些英国佬见鬼去吧!
然而两年后他看到了CAC联邦飞机公司在报纸头版上的高薪招聘广告,而且他还在报纸的头版超大幅的战片上清楚的看到了他当时RAAF老长官的身影,老长官双手比着大拇指,后面CAC的招牌和电话清晰可见。
好奇之下他拨通了那张图片上的CAC联系电话,其实文字版面就有相关招聘电话,图片上的电话只是业务电话,不过在福克斯的严格管理下,业务部还是很耐心地帮齐尔曼接通了人事部的电话。
CAC在知晓他的身份后非常高兴,马上安排了他的老长官个齐尔曼通话,齐尔曼最终也是在老长官的极力邀请下上了CAC的船,负责管理和各个合作的欧洲飞机公司的相关事宜和客串培训飞机教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