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当北京遇上柏林 二十五-《阳光下的德意志》


    第(2/3)页

    在法国的街头,左翼们开始高喊,保卫巴黎公社的成果,捍卫共和,捍卫民主与自由,而右翼们也走上街头,同样高喊着,一个国家一个声音,一种力量一位领袖!

    当一个国家内部,全体民众的思想开始分裂,热衷于上街表达情绪的时候,自然而然有很多东西都会被耽搁。

    赔了钱,人心也散了,一个被耽搁的法国,最高兴的自然是世仇德国。

    腓特烈皇储与俾斯麦宰相,乐的让乔伊和阿伦斯巴赫研究所,继续把法国搞得乌烟瘴气。

    第二笔进项有个奇怪的名字,叫清日和平保证金,它来自遥远的日本,一个没几个德国人知道的地方。

    按照德国政府的说法,这是在遥远亚洲,清日两个国家之间发生了领土纠纷,德国政府通过不懈的外交调解,最终让这两个国家放弃了用武力解决彼此矛盾的想法,继尔得到的一笔对和平的保证金。

    作为对德国努力工作的回报,日本政府自愿交缴1000万金马克的和平保证金给德国政府,用以维护东亚的稳定与和平。

    维护和平还能收到金马克?德国各阶层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

    随着了解的深入,德国人又发现了更有意思的事,这1000万金马克保证金的支付方式,被分成二部分,第一部分的500万金马克是由英国政府支付。

    为什么是英国替日本付钱?

    按照德国政府的解释,日本政府无力承担数额如此巨大的保证金,日本政府通过向英国贷款,才凑足这笔德国要求的和平保证金。

    亲德国政府的媒体,把这件事描绘成德国政府对和平的尽心尽力,持批评态度的德国媒体,则认为这种行为过于欺凌弱小,似乎不是那么绅士。

    不管媒体怎么描述,德国普通民众心中的想法则朴素的多,天呀!能把一个国家勒索到需要借款,才能给我们支付,关于和平的保证金。

    看到我们的德国政府在外面这么流氓,我们放心了。

    第二部分居然变成了抵押物,日本政府抵押了一座的金矿,而德国政府就接受了?

    一座价值了500万金马克的金矿,也就是说这座金矿至少要保有15吨以上的黄金,才能与500万金马克的含金量等值,这还是不计算开发、机器、运输和人工成本的情况下。

    什么金矿能值500万金马克?

    当然是在中新世火山岩带上的菱刈金矿了,乔伊在前世的那份经济心理学研究员的岗位上,曾经读过一份关于购买住友矿业股份的投资方案,这份方案里有着菱刈金矿的详细分析报告。

    如果按照储量算,菱刈金矿的探明储量为170吨,日本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六;如果按照品位来算,菱刈金矿的品位世界第一,每吨矿石的平均含金量超过80克,甚至出现过一吨矿石有几千克黄金的记录。

    一般来说,每吨矿石超过2克黄金,就是值得开采的金矿了。

    按照二十世纪最新的矿藏勘察技术的结论,在环太平洋洋的火山带上,有着世界前10位的金矿与稀有金属矿藏,非洲的金矿与这个矿带相比,一点都不出彩。

    乔伊倒是很想把这前十的金矿都收入囊中,毕竟自己前世所读的那份报告实在太详细了,详细到每座金矿的具体经纬度坐标都写得很清楚。

    但是一想到,除了菱刈金矿和波尔盖拉金矿以外,其余的金矿不是在美国、加拿大,就是在澳大利亚,这三个地方可是乔伊,无论如何都拿不下的地方。

    其实对菱刈金矿,乔伊原本也不抱太多希望。

    一则,日本不是非洲的无主之地,不是先到先得就能占一块土地的地方,真要无缘无故的对日动武,军队的补给和支援上,肯定绕不开英国人,如果英国人不支持,单凭德国海军绕半个地球去远征日本,十有八九要输。

    二则,德国不像英国,在东亚有大片的殖民地做为落脚点,并且还有一只中国舰队做武力背书,即便真的拿下了日本的一块土地,如何维持也是德国人头疼的事。

    可谁能想到,迪特里希少将一通生猛异常的作战计划,居然吓住日本人,而英国外相塞西尔大人又在这个时候赶赴柏林,要跟德国人重申大英帝国在东亚的利益所在,免得德国人在与大清友好了之后,忘记了大英帝国在清国的势力范围。

    这两者的意外出现,反倒是出现了一个,让乔伊谋求获得菱刈金矿的机会。

    为调解德法冲突而奔赴柏林,实际上,不过是塞西尔大人打的幌子。

    对一个大英帝国的外交官来说,如何造势,如何以势压人,如何因势利导,如何借势取利,是区分外交官杰出与优秀的分水岭。

    塞西尔外相就是一个杰出的大英外交官,敏锐的抓住德法冲突的契机,将大英帝国在东亚的利益,隐藏在调解德法冲突的表象下,迫使德国人不将足够的利益让渡给英国,那么就别想在德法冲突中取得优势。

    因德法冲突,英国人顺手造势,而这个势,也掌握在塞西尔外相的手里,可以借势压法国人,也可以压德国人,至于偏向谁,就看英国从那方获得的利益更多。

    谁让大英帝国是现在的世界霸主,唯一的超级强国。

    这个游戏,目前只有它能玩的起。

    没错,造势,借势的游戏只有大英帝国玩的起,但是这并不代表,别人就不能参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英帝国想做赢家通吃,所以在与塞西尔外相正式会面前,腓特烈皇储、俾斯麦宰相与乔伊,早早的就谋划出,德国人在这个游戏中的利益所在。

    在清国问题上,德国人很知趣,主动表示,尊重英国在扬子江流域的势力范围,甚至保藏祸心的提出,扬子江以南的广东、广西和云南,德国都承认是英国势力范围。

    在英国人的势力范围内,德国不谋求建立殖民地、租界和驻军,德国海军进入扬子江流域,需要事先向英国皇家海军通报。

    作为对德国知趣的回报,塞西尔外相也当场表示,清国的山东,北直隶和山西地区,甚至是东北地区,英国都同意成为德国人的势力范围。

    你包藏祸心,我也顺手挖个坑,大家都是信手拈来,就看谁能保持一份清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