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一章 :包围圈的作用-《澳洲崛起录》


    第(2/3)页

    不管怎么想,德国人都绝对不可能放弃石勒苏益格和赫尔施泰因这样重要的地区。

    与其在丹麦地区和德国人拼个你死我活,倒不如抓紧收复波罗的海三国,至少也要在波罗的海三国中占据两个名额。

    毕竟俄国的本土和波罗的海三国相邻。如果澳大拉西亚不抓紧攻克波罗的海三国,俄国人对于这三个国家肯定也会有想法。

    俄国人占领波罗的海三国之后,不仅能够大量扩张俄国在波罗的海的海岸线,同样也能极大程度的加强俄国在整个波罗的海的影响力。

    这对阿瑟和澳大拉西亚来说是得不偿失的,为了澳大拉西亚在波罗的海的战略部署,波罗的海三国一定不能被俄国人拿到。

    而且如果能够掌控波罗的海三国的话,还能够通过波罗的海三国南下波兰,拿下这个原本德国和俄国之间的战略缓冲地。

    这么做有个好处,能够直接切断俄国军队前往德国本土的路径。只要俄国军队不能攻入德国本土,他们在这场战争中的贡献就注定不会太大。

    只要功劳不大,澳大拉西亚和英国就可以联合起来减少战后利益中俄国所获得的占比。

    甚至如果极端一点的话,还能够在波兰地区扶持一个新的波兰政府,并且受益这个新的波兰政府在俄国人还没有完全收复本土之前,占领一大片俄国领土,给俄国人找点麻烦。

    相信英国人为了维持自己的地区平衡政策,也不愿意看到庞大的东欧地区只有俄国一个强国。

    在英国和澳大拉西亚两大列强的扶持之下,这个新的波兰政府肯定不会如同二战之前的波兰一样,守着落后的骑兵还在做着大波兰的春秋大梦。

    波罗的海三个国家当中,阿瑟最看重的是位于北部的爱沙尼亚。

    道理也很简单,如果澳大拉西亚能够掌控芬兰和爱沙尼亚两个国家,就能够直接围堵驻扎在圣彼得堡地区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

    在这两个国家的海岸线部署大量的雷达和导弹,甚至可以将俄国舰队围堵在出海口之外,让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永远进入不了波罗的海。

    1939年5月7日,澳大拉西亚军队在芬兰地区经过短暂的休整,就在空军的掩护下乘坐大量的登陆舰在爱沙尼亚地区登陆。

    根据各方面情报显示,整个爱沙尼亚驻扎的只有五万本土军队和一个师的德国军队,德国军队还位于爱沙尼亚东南部的沃鲁地区。

    很明显,在德国人的战略收缩计划当中,爱沙尼亚的大片土地也是可以被放弃的部分。

    时间来到5月11日,阿瑟坐在办公室内,正在观看着欧洲方面传回来的战报。

    这几天对爱沙尼亚的进攻还是非常顺利的,耗费了几万土著和数千澳大拉西亚士兵的伤亡之后,军队终于拿下了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并且控制了爱沙尼亚傀儡政府的高层。

    阿瑟沉浸在好消息的喜悦中没过多久,军事情报局和皇家情报局的负责人联袂而来,并且汇报了一个让阿瑟略微有些惊讶但心情更加不错的消息,那就是德俄战争的最新消息。

    德国人在基辅附近部署的包围圈起效果了,俄国军队一股脑的钻进了这个巨大的包围圈,并且被德国军队死死的困在包围圈之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