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时代启发-《大秦命运》
第(3/3)页
商鞅变法的诸项举措之中:
私斗、赏军功,大幅度提升了秦军的军队战力;
重农抑商、废井田行阡陌,大幅提升了秦国的农业生产能力;
推行县制、编订户籍、推行小家庭制,大幅推升了秦国中央对于全国民众的管控能力;
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大幅提升了秦国内部的经济效率;
以上全部举措,又会综合促进秦军后勤保障能力的提升;
质言之,秦国的兼并天下全靠这最为彻底的制度来奖惩推动。是制度的力量把秦国上上下下君臣吏民的一个个单个**凝合了起来,导致了秦国在战国混战中具有远超其余六国的效率,进而把变法不怎么彻底的六国一步步蚕食兼并。关东六国,虽然曾经拥有魏国李悝变法、赵国公仲连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楚国吴起变法、赵国胡服骑、燕昭王改革等多次变法图强,但都因为变法并不全面、并不彻底、并不持续,而无法把一时成果落到实处,这才被秦国这个后起之秀所全面反超。
当然,我们在一方面夸赞秦国在商鞅变法以后在战国中后期爆发出来的“制度”优势时,不能忽略掉秦国体制中浓厚的“军国主义”战争机器色彩,这也是秦朝最终败亡的制度惯所在,可谓成也秦制、败也秦制。所以,对于商鞅变法以及后续秦王对于商鞅变法成果的遵从,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既要肯定商鞅变法促进秦国兼并天下的先进,也要看到秦**国主义色彩极其浓厚的黑暗面,既不盲目吹嘘所谓“大秦帝国”,也不刻意贬低秦国、秦军与秦朝的历史功绩,这样才能保持一个客观公正平的心来看待秦史。
喜欢就分享
第(3/3)页